关于印发《广州市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15:32:12   浏览:996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广州市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广州市人事局


关于印发《广州市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办法》的通知

穗人发〔2007〕7号

各区、县级市人事局、市直各单位人事部门:

  现将《广州市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我局反映。

广州市人事局
二○○七年一月十六日

广州市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分类、动态、开放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重在社会、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使用机制,根据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办发〔2003〕16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是指对从事某一领域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等方面水平的评价,可为各单位用人提供社会化评价标准和依据。

  第三条 广州市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办法适用于在我市社会通用性和人员流动性较强的职业领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 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遵循个人自主申报、业内认可、社会评价、政府指导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 开展某一领域专业职业水平评价,由广州市人事局会同有关机构研究制定该领域有关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的实施意见。

  第六条 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采取考试为主,结合认定、评审或考评等方式进行。

  第七条 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一般设立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层次,其中初级可分为员级和助理级,高级可分为正高级和副高级。部分专业只设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层次。

  第八条 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申请参加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对在本专业技术领域表现突出、行业内公认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该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可不受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限制。

  第九条 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岗位能力要求,某些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的专业技术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经单位考核合格,可以办理专业技术职业水平的初次考核认定。

  第十条 专业技术职业水平采取考试方式评价的,考试报名条件根据不同专业分别规定。符合考试报名条件的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和条件办理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考试报名手续。

  第十一条 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考试实行全市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时间,定期举行。

  第十二条 广州市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中心负责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考试的考务工作,组织专家编写考试大纲及考试用书、拟定考试试题、研究建立考试题库。考试题目按随机原则从试题库中生成。必要时可以会同有关专门机构共同承担部分专业性强的考务工作。

  第十三条 广州市人事局负责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和试题库入库试题,确定考试合格标准。

  第十四条 考前培训工作按照培训与考试分开,自愿参加的原则进行。参加考试组织工作(包括命题、审题和组织管理)的人员,不得参加考试,也不得参与举办与考试有关的培训工作。

  第十五条 通过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的人员,经政府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后,颁发由广州市人事局统一印制、广州市人事局和有关认证机构共同用印的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

  第十六条 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是证书持有人专业技术职业水平及能力的证明。用人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和相应专业岗位工作需要,从获得相应级别、类别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可聘任相应的员级或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可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可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受聘人员在任职期间可以享受相应的工资和待遇(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 有关专业机构根据行业管理需要,经广州市人事局同意可建立该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注册)制度,该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持有者,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证书登记(注册)机构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第十八条 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注册)机构应定期向社会公布本专业各级别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注册)情况,并报广州市人事局和有关机构备案,为用人单位提供取得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人员的信息服务。

  第十九条 申请参加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的人员,提交虚假申报材料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申报;或者参加职业水平评价考试人员在考试期间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当年申报无效,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并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条 在从事专业技术职业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或职业道德,对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或者骗取、转让、涂改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的,由发证机关注销其证书,并报广州市人事局及证书登记(注册)机构备案,且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第二十一条 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机构的工作人员、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有不履行工作职责、监管不力、徇私舞弊、泄漏秘密等违纪违规行为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境外人员申请参加广州市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评价,报名时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及从事本专业工作实践的证明。

  第二十三条 通过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或经政府部门评审、认定取得相同专业的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执业)资格,经广州市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中心鉴定认为水平相当的,可视为达到该专业相应级别的职业水平,经确认后颁发广州市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

  第二十四条 取得国外职业资格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经广州市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中心鉴定达到相应专业相应级别职业水平的,经确认后颁发广州市专业技术职业水平证书。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广州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的有效期限为五年。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7年2月1日开始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我国关于少数民族犯罪的界定

肖文


  少数民族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类型,应当得到特别的关注和研究。从既存的犯罪学文献中,专门针对少数民族犯罪的研究相对较少,甚至于何为少数
  民族犯罪的问题还存在争议。1985年3月,美国一家有权威的法学杂志《美国法律杂志》在一篇对亚洲及中国近年来犯罪学及矫正学研究评述的文章中写道:“近十年是中国大陆犯罪学和矫正学领域最有生气、最为活跃的十年”。“大陆法学界人士开始从社会存在的本身,从经济、文化等各个具体方面去寻找犯罪的根源和矫正犯罪的对策。毫无疑问,这将成为中国犯罪学和矫正学研究最有理性、最富于科学精神的时代。然而,使人感到遗憾的是:所有对犯罪现象、原因及对罪犯矫正的探讨基本上都是以汉民族犯罪现象为标本进行的,对于少数民族犯罪及罪犯矫正却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与大陆还处于基本隔绝的台湾,这方面的著作和文章也寥若晨星。这种对犯罪学及矫正学研究仅仅局限在以一个主要民族为标本,而不包括其它几个少数民族的状况不能不说是中国犯罪学和矫正学发展中的一个严重缺陷……”。甚至在少数民族犯罪问题指向如何,究竟指向少数民族地区抑或主体,还是指向少数民族整体抑或个体?理论界都存在疑问。在我看来,少数民族犯罪是按照行为人的民族身份对犯罪现象的一种新的分析。首先,它是一种以犯罪主体的民族身份作为标准进行的分类,少数民族公民作为犯罪主体在民族地区表现得较为集中和突出。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因此,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少数民族数量为多,犯罪总量中少数民族犯罪自然较多。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下,将少数民族犯罪界定为以犯罪主体身份为标准的划分的犯罪而不是按照地区划分的犯罪(比如“城乡结合部犯罪”)是适宜的,既可以关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犯罪总量,又可以关照少数民族作为主体实施的犯罪的个量。其次,它应当指向少民族个体,是少数民族中个体公民对国家刑法规范的蔑视与挑战。马克思认为: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在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少数民族犯罪仅仅是“孤立的”少数民族个人对“统治秩序”(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社会管理秩序等)的侵犯。复次,少数民族犯罪呈现特征与形成原因的不同。聚居于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与汉族存在一定的差别,正是这些环境上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犯罪与汉族犯罪在特点与形成原因上的不同。与汉族犯罪相比较,少数民族犯罪受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影响,对各种犯罪的认识并不一致。因此,少数民族犯罪在多发案件类型、发案时间、地点等犯罪现象诸要素上呈现与其他犯罪相异的特征。再次,少数民族犯罪需要采取不同的刑事政策与犯罪控制手段。不同的犯罪原因必然要求不同的刑事政策与犯罪控制手段。我们的党和政府历史形成的“两少一宽”刑事政策和综合治理的方针是应对少数民族犯罪的有效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掌握各少数民族犯罪的不同特点以及犯罪形成的不同原因

济南市教育督导规定

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


济南市教育督导规定

《济南市教育督导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济南市市长 谢玉堂
一九九六年一月三日





第一条 为加强教育行政监督,完善我市教育督导制度,保障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有关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教育督导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制度。教育督导的对象是下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其它有关职能部门、办学单位和学校。

第三条 教育督导的范围,主要是中等和中等以下各级各类教育以及由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委托进行督导的有关教育工作。

第四条 济南市人民政府及县(市)、区人民政府均设教育督导室。教育督导室的工作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进行,并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

第五条 济南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主要职责:

(一)对全市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督导;

(二)对所辖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督导;

(三)对所辖县(市)、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四)依据分工对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督导评估。 统一组织和协调各级各类教育的检查、评估、视导;

(五)根据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对违反教育法律、 法规的重大案件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建议。

(六)组织开展教育督导研究,总结推广教育督导经验;

(七)组织各级教育督导人员参加培训;

(八)完成市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交办的其它任务。

县( 市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职责由县(市) 、区人民政府参照济南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职责制定。

第六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均设督学。督学是执行教育督导任务履行教育督导职权的人员。督学分为主任督学、副主任督学、市督学和县(市)、区督学。

第七条 根据工作需要也可聘兼职督学和特约教育督导员。兼职督学和特约教育督导员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名,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人民政府聘任。聘期二年,可连续聘任。

兼职督学和特约教育督导员与专职督学具有同等职权。

第八条 督学由本级人民政府颁发督学证书,持督学证书进行督导。

第九条 督学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二)熟悉国家和省、市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有较高的政策水平;

(三)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县(市)、区督学可具有大学专科,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有七年以上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熟悉教育教学业务,有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勤政廉洁,有较高群众威信。

(五)身体健康,能胜任教育督导工作。

第十条 兼职督学除具备督学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正式离休、退休;

(二)年龄,男性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不超过60周岁;

(三)担任处(县)级[县(市)、区督学为科级]以上领导职务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四)具有二十年以上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在当地具有较高威望。

第十一条 教育督导机构及督学,根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进行督导,并具有以下职权:

(一)对督导范围内的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指导;

(二)批评、制止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 并令其限期改正;发现危及师生人身安全,侵犯师生合法权益,扰乱正常教育秩序等紧急情况,责成有关单位予以制止,并提出处理建议;

(三)列席被督导单位的有关会议,参加有关教育活动,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并可提出干部任免或奖惩建议;

(四)要求被督导单位提供与督导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汇报工作;

(五)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现场调查;

(六)有权直接向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机构反映情况。

第十二条 教育督导分为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检查,由教育督导机构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完成督导任务后,应向被督导单位通报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对问题较严重的单位,由教育督导机构下达《督导通知书》,指出问题,责令限期改正,必要时可进行复查。

第十四条 被督导单位对《督导通知书》提出的要求,应在限期内作出答复,并将采取的措施和改正情况书面报告教育督导机构。

被督导单位对督导评估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督导评估报告次日起十五日内向做出督导评估结论的督导机构申请复查。对复查结论仍有异议的。可向督导机构隶属政府提出申诉。

第十五条 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应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上级督导机构报告督导结果,提出改进和加强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必要时,可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经督导确认,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显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教育督导机构可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七条 被督导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督导机构可向其主管部门提出建议,由其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建议的主管部门应认真查处,并向督导机构回复处理情况:

(一)无故不执行教育督导机构或督学提出的督导措施的。

(二)阻挠、拒绝督学依法行使职权的;

(三)打击报复督学或向督导机构和督学反映情况人员的;

(四)其它阻碍督学依法行使职权的。

第十八条 督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单位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三)利用职权包庇或打击报复他人的;

(四)利用职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

(五)违反国家有关廉政规定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的。

第十九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